面試人際交往意識和技巧:什么是服從意識
來源:中公網校 發布時間:2020-10-28 16:58:00

人際交往的意識和技巧是國考、省考、事業單位面試考察的重要測評要素之一。其中,人際類題目有一個重要的考點,就是考察考生的服從意識,題干中,往往會設置由于下屬不理解領導的工作安排,出現一些抵觸情緒或者不配合的行為。而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大部分考生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對工作安排不滿,可以找領導溝通進行工作的調整,其實這恰恰是沒有服從意識的體現。那么,如何正確理解服從意識,并將其應用到答題中,接下來中公教育為大家來。
服從意識,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意識上的服從,另一個是行動上的服從。意識上的服從指的是我們要有意識和輔助意識,因為領導安排的工作一定是站在整個單位發展的角度,是站在大局的角度,所以領導就一定比我們的認知更有,另一方面作為領導的下屬,我們本身的職責就是輔助他更好的完成工作,所以這也是我們服從意識的體現。行動上的服從指的是我們要完成好領導交代給我們的工作,有較強的執行力就證明了我們從行動上服從了領導的安排,這就是服從意識的兩個體現。
接下來我們通過具體的題目來進行理解。例題一:你剛來單位領導經常讓你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你感覺很苦惱。對此,你應該怎么辦?例題二:領導安排給你一個緊急工作,要求你三天完成,因為你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做,所以你覺得這個工作需要七天才能完成。對此,你該怎么辦?以上兩道題目考查的全是考生的服從意識。
例題一:你剛來單位工作經驗欠缺,對單位的各項工作不熟悉,領導讓你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是為了讓你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積累工作經驗,所以領導所安排的工作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認識到工作安排的必要性,這就是我們的服從意識的體現。接下來我們就要將這樣的服從意識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既然領導讓我們做這些無關緊要的工作,那我們就要從小事做起,確保工作準確無誤,讓領導看到自己的成長,這也體現我們在行動上服從了領導的安排。
例題二:我們的本職工作是領導安排的,臨時性的一些工作也是領導安排的,領導覺得工作任務三天能完成,那這份工作肯定三天就能完成,因為領導安排任務一定是站在整個單位的角度當然也會充分衡量我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這就是領導的,所以我們需要有較高的服從意識,從意識上服從就是認識到領導安排工作的合理性。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爭取在三天內完成這個工作任務,這就是我們的服從意識,在行動上的表現。所以掌握什么是服從意識,以及合理的將它應用在我們的人際類題目當中,我們就能將這類題目吃透。
(責任編輯:孫丹)